板球

基本介绍

板球

板球(cricket),又称木球,一向给人称颂为“绅士的游戏”(gentleman's game),是一项崇尚体育精神(sportsmanship)和“公平比赛”(fairplay)的运动。板球起源于英国,盛行英国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印度、孟加拉、尼泊尔等国家。 据说早在13世纪,英王爱德华一世就曾在英格兰东南部的肯特参加过类似板球的运动。板球被誉为贵族运动,亨利八世称板球为“国王的运动”,是英国的国球,也是英国的三大运动(足球、英式橄榄球、板球)之一。直至今日,板球还是被看成中产阶级的运动。虽然出身高贵,英国正在采取措施,普及板球运动。过去近20年来年来,澳大利亚一直是板球运动的霸主。但英格兰的实力正在回升,更因为几个球员外形俊朗,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的球迷捧场。 板球项目是锻炼手眼的协调能力,集上肢动作控制能力、技巧与力量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。比赛项目为团体赛。

项目规则

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 板球是以击球(batting)、投球(bowling)和接球(fielding)为主的运动。参与者分两队作赛,通常每队11人,一队做攻击,另一队做防守。攻方球员为击球手(batsman),比赛时每次只可派两人落场,致力夺取高分数;一人负责击球取分,另一人配合夺分。守方则11位球员同时落场作赛,一人为投球手(bowler)负责把球投中击球手身后的三柱门(wicket),力图将他赶出局(out),其他球员为外野手(fielder),负责把击球手打出的球接住,防止攻方得分(run)。攻方的击球局(innings)完结后,两队便会攻守对调,得分较高那队为胜方。

投球的一方则尽力将对方的击球手出局。击球手出局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:

           1、 投球手击中门柱 (Bowled)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2、 球由击球手击出后未落地前被投球方队员接住 (Caught)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3、 击球手的腿挡住了球 (Leg Before Wicket,简称LBW)。如果球投在了两个球门柱之间的狭小地带以内,而投球手的腿挡住了原本将击中球门柱的球,击球手出局。这个规则与足球里的越位类似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4、 当击球手在跑动时,投球方的接球员时刻准备用球击中门柱,如果接球员在击球手跑回击球区界线之前用球击中门柱,该名击球员出局(Run out),

           5、击球员在击球过程中并未击到球而离开击球区界线,后捕手(wicketkeeper)在击球员返回之前持球击中三柱门,击球手出局 (Stumped)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6、 击球员如果用手捧球,即手球,也出局 (Handling the ball)。这种情况较少发生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7、 故意第二次击球 (Hit the ball twice)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8、 超时(Time out)。这种情况也很少发生。板球是一项绅士运动,双方队员相互尊重。根据规则,门柱被击中后,新的击球手必须在3分钟以内就位。如果晚于三分钟,击球手出局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9、 击球手触碰到门柱 (Hit wicket)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10、 击球手阻碍视线。(Disrupt the field) 很少发生。

主要赛事